2012年度研究性教学课程观摩系列活动之12——《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4-16浏览次数:17

       

    由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承办的研究性教学课程观摩活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于4月10日下午在53401举行。教务部副部长丁亚军与来自各学院的近百名教师共同参加了观摩。

    本堂课的主讲教师是张延红副教授,课堂教学形式是研讨式。课堂上学生被分成5组,分别讨论相应的题目,每组派人汇报发言。第1小组讨论的主题是有关OSI参考模型,通过公司内部各层次的交往关系实例,得出了在OSI协议模型中,物理通讯只在最低的层里进行,对等层实体都不进行直接通信,而是通过网络协议进行间接地通信的结论。第2小组讨论的主题是有关协议与服务的关系,小组成员通过协议概念、协议分类等阐述,得出了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是水平的,而服务是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功能,是垂直的结论。第3小组讨论的主题是网络带宽和宽带,成员们采用讲理论、驳谬论方式,形象清晰的阐明了带宽和宽带之间的区别。第4小组讨论的主题是交换机与集线器,通过局域网连接案例展示,旗帜鲜明的亮出两者的区别:集线器是纯硬件、用于连接网络终端、不能打破冲突域和广播域,而交换机还拥有软件系统、用于连接网络终端、能够打破冲突域,但是不能分割广播域。第5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建网和设置权限,成员们以企业网管角色创建了企业内部网,为不同职别人员设置了访问权限,并解决了IP地址冲突问题。在研讨课中,张老师通过提问、补充、评论等方式,身兼“主持人”和“评论员”双重身份,始终引领着研讨沿着正确、热烈之路前进。
    在说课环节中,张老师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及学院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辟的道出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理念:理论课知识模块化、实验课内容分类化、讨论课形式模式化。即,该课程以“组网”、“建网”、“管网”为培养人才能力线索,通过把理论内容模块化,将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形成了五个单元,对每个单元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若干个模块;实验内容以分类化为原则,将实验内容分为网络基础、组网基础、建网基础、协议分析等5大块,10个类别,一共20个实验,并制定了多个独立考核形式;研讨课的内容以案例化为原则 ,课程组以自主解决问题为目的精心设计了研讨课题,并提供大量可引导的参阅素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组一直以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合作研讨式教学为手段,对整个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该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不断实践与调整,先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3轮实践,使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走向成熟,形成了今天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会后,教务部丁亚军副部长希望教师们通过观摩教学活动,多学习、多领会,多与相关教师交流沟通,全面提升研究性教学课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