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职责与境界论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11浏览次数:90

作者:柳礼泉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摘要】教师具有“传道”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敬业奉献、爱与责任的境界。教师具有“授业”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境界。教师具有“解惑”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勤勉致知、严谨治学的境界。

【关键词】教育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等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高校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优良的师德与教风对于完成这些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不仅在意教师怎么说,更在意教师怎么做;不仅看重教师的才,更看重教师的德。因此,在高等学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是一种职责,更应是一种境界。
        一、教师具有“传道”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敬业奉献、爱与责任的境界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践行者和检查者,既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和促进者,又是育人艺术的探索者和设计者。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教师承载的是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因为教师在培育祖国和民族的明天。这种职业,要求教师能够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宗旨,而不只是把这种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的“传道”职责,要求我们从事教学工作应该具有一种敬业奉献、爱与责任的境界。

        一要“敬业”与“爱岗”相兼得。“敬业”即专心致志于自己所承担的事业;“爱岗”即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敬业”,才能“爱岗”。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都应遵循的职业道德,教师更应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师的敬业精神,即崇尚、热爱教育事业,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事业中去;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都奉献给学生;只有热爱教育事业,踏实肯干,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了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豪感,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恪尽职守,潜心业务,精心施教。

        二要“乐业”与“精业”相统一。一般说来,高校教师的师德和教风,从低到高可以相对地分为“谋生境界”、“责任境界”和“乐业境界”三重境界。处于“谋生境界”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当作“维持生活”“干活挣钱”的行业,对于人民教师的义务意识处在较低的水平,他们只把教师的义务作为一种教育职责,并没有转化为内心的责任。处于“责任境界”的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社会意义和教师的职业价值有着基本的领悟,把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视为对社会、对学生和对家长尽责。责任境界是对谋生境界的超越,达到责任境界的教师能把教师的职责转化为内心的道德感悟和行为准则,因而其职业态度是积极的,能够做到“敬业”和“勤业”的统一。处于“乐业境界”的教师,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最大责任,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乐业境界又是对责任境界的进一步超越,达到乐业境界的教师把责任的承担和技能的进取,视为发展自身个性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其职业态度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挚爱和极端负责,在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地忘我工作,“全天候”和“全身心”地投入,把完成每一项工作都作为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总能体验到创造性劳动的快乐,不仅能做到“敬业”和“勤业”的统一,而且达到了“爱业”和“精业”的统一。[1]
        三要“师爱”与“责任”相结合。一般而言,师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学识和教风是“立教之本”,师爱则是“教师之魂”。没有爱就失去了师魂,没有师魂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      师。因此,要当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就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视学生如子女,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实现教学相长。基于此,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提出了“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命题。他在强调“爱是师德之魂”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责任”的重大意义,把“责任”摆到“师德之魂”的高度,强调“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因为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会不明确自己的职守,不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任务。他还阐述了人民教师肩负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等三项重要责任,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2]
        四要“经师”与“人师”相并重。江泽民在2002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3]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做到这两个要求,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4]“经师”与“人师”相并重,要求教师应自觉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天职。诚如《礼记》中所言“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之德也”一样,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是教育本质的反映,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原则。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做到为人师表。而为人师表的基础是教师的高尚人格,高尚人格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正人必先正己,古今亦然,正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尤其要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尊重科学,客观公正,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对教师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二、教师具有“授业”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境界
        教学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授好“业”,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外,还要不断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只有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的“授业”职责,要求我们从事教学工作应该具有一种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境界。
        一要具有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敢为人先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和时代精神,就是对平庸行为的否定,对旧观念、旧事物的突破,对新路子的探索,对原有水平的超越。其实质就是敢于探索客观规律,于领风气之先。弘扬和继承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就是要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下,只有那些对工作有热情、对事业有追求,敢于一往无前、开拓进取的教师,才能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才会关注大学课程的综合化、系列化、国际化、灵活化、实践化等主流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但要适应社会,更要“先于”社会,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
        二要具有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勇敢地去探索。创新是一种动力,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执著追求中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是一种胆识,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不懈探索中始终站在发展的前沿。创新是一种精神,只有勇于开拓,才能在顽强拼搏中创一流业绩。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此,新世纪新阶段的高校教师更要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改革中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三要具有探索进取的改革精神。现代教育蕴涵深刻的教学理念的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科学的教学观、科学的质量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要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适应性、趣味性、超越性,教师就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造性教育需要营造相应的条件和环境,尤其应注意培养创造型教师。培养创造型教师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先决条件。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教师自己就必须是这种人。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善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开发其思维潜能。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否运用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应教学对象要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教师既是教学方法的“导演”,又是教学方法的“演员”。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生动而丰富的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具有“解惑”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勤勉致知、严谨治学的境界
        教学作为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对教师自身有很高的要求。古人倡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毛泽东讲过,“要当人民的先生,先当人民的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严谨治学是指研究学问持严肃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教师的严谨治学主要体现在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体现在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体现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体现在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体现在谦虚谨慎,善于博采众家之所长。教师的“解惑”职责,要求从事教学工作应该具有勤勉致知,严谨治学的境界。
        第一,信心立志,坚忍不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应该有坚定不移的信心,需要对学生有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工作有信念。信心源于自信。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正确的理念与丰富的学识之上,对自我判断的一种充分认可和毅然持守。有了自信,我们才会发现自身的种种潜能;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拥有成功的心理依托;有了自信,我们才会铸造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有了自信,我们才会创造教学工作的非凡业绩。[5]
        第二,虚心求学,勤勉致知。孔夫子将读书学习分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这是读书求学之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采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态度,因为在“苦学”与“乐学”之间相隔的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如高尔基所言,“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具有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双重属性。如果把“读书”放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中来思考,高校教师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开拓者,就要通过虚心求学,严谨治学,钻研业务,勤于实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勤勉致知。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虚心求学、勤勉致知已不仅仅是摆脱平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个人行为,而是“学习型社会”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江泽民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特别强调高校教师“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6]
        第三,苦心求索,勤于思考。在当今时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就宏观而言,大学生群体构成日益表现出规模扩大、来源多样等特点;就微观而言,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因此,高校教师必须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对象、新的科学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等等,积极建构当代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用“心”来打造自身功夫,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和创出一条适合新时代的育人之路。要知道,教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个缺乏教研能力的教师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   教师。
        第四,善于沟通,团结协作。新型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还要提倡敢于竞争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要在教师中提倡团结一      致、分工协作、共同奋斗的工作作风。在教师群体内部,建立一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形成一种既有学术合作,又有思想交流的和谐人际关系。
        总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经由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高校教师要完成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在教学工作就应具有敬业奉献、爱与责任的境界,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境界,具有勤勉致知、严谨治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袁贵礼. 师德境界浅论[J]. 运城学院学报,2006(3).
[2][4] 周济.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J]. 人民教育,2005(8).
[3][6]人民日报[N]20020429.
[5] 梁玉芹. 师魂:师德之本[J]. 沧桑,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