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改革 协同探索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20浏览次数:83

作 者:钟秉林
来 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的正式颁布和贯彻实施, 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 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共同任务;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共同使命。 建议政府重视和推进不同阶段教育和不同层次学校协调改革和协同探索, 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学校; 中小学校; 协调改革; 政策建议
协调改革;协同探索;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钟秉林 (1951-), 男, 北京人,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博士, 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1] (以下简称 《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了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明确了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的工作原则, 对教育事业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进行了精心规划和全面部署, 并设立了若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教育规划纲要》 的颁布和贯彻实施, 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为我国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共同责任
  21 世纪初, 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基础教育 “两基”工程进展顺利, 义务教育全面实施;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教育规模急剧扩大, 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教育投入稳步增加,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学难” 的问题得到根本缓解;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基本功能充分发挥, 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升, 办学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 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更加突出, 一些瓶颈问题愈加凸显。 社会公众接受教育的心理预期值迅速变化, 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 并由此引发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制度、 教育公平与入学机会均等、 学生升学与就业、 政府过度控制与学校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缓解上述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 促进城乡、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而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其特点之一就是需要长期积累。 提高办学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 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充足的经费和良好的硬件、 软件条件, 需要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厚重的人文积淀、 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学风, 更需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改善。 目前社会上广为诟病的“择校风”、 “办班热”、 “辅导热”、 “条子生”、“高考移民” 等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和家长对于好学校、 好教师的认可和追求, 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向往。 既然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上述主要矛盾亦将长期存在, 由此引出了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时代任务 [2], 一是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并且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保障经费投入作为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进行了具体部属。 贯彻落实 《教育规划纲要》 精神, 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尽力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公众愿望, 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共同责任, 也是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共同任务。
  二、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共同使命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1.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
  一般而言,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并能在工作实践中取得创新成果和业绩。 而从内涵角度而言, 则更应关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和个性品质。 概括地说, 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特征 [3]: 一是博、 专结合的扎实的知识基础。 包括宽厚的文化积淀和高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二是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 包括对创新需求的敏锐预测和正确把握能力, 较强的探究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 包括开放的意识、 好奇心、 求知欲, 强烈的探索精神、 怀疑和批判精神; 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包括强烈的责任感、 合作精神, 正确的价值观、 义利观和道德评价准则; 五是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包括应对国际竞争和科技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六是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包括强健的体魄、 稳定的情绪、 乐观的心境、 坚强的意志等。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学校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 这是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所决定的;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创新型人才从校园培养走向社会实践的转折点。 高等学校中学术自由的传统、 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积淀、 综合的学科结构和育人氛围、 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等,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
  另一方面,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来看,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 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创新性人格特征的培育, 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应具备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远大理想的树立, 应该从小抓起, 持之以恒。 学生在中学和小学教育阶段养成的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他们的综合素质、 知识基础、 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 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学业水平、 全面素质和工作后的成材潜力。 只有不同教育阶段合理衔接, 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
  还应指出, 创新型人才成材的检验标准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脱颖而出, 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和创造性的业绩, 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显然, 这又取决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制度环境、 工作条件和文化氛围, 取决于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从这个角度而言, 所谓 “钱学森之问” ①、 “李约瑟之谜” ②, 不仅高等教育界要反思, 基础教育界也要反思; 不仅教育界要反思, 政府和社会也要反思。 只有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 共同探索, 教育领域内和教育领域外各方明晰责任、 形成合力,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成材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规划纲要》 把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培养信念执著、 品德优良、 知识丰富、 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并从人才培养体制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以贯彻实施 《教育规划纲要》 为契机, 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内涵, 把握创新型人才的成材规律, 明晰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层次学校各自的功能和职责, 协调贯通地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探索,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 也是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共同使命。
  三、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协调改革、 协同探索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中国已经在规模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教育大国。 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和战略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 如前所述, 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 教育领域内和教育领域外各方共同努力。
  《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 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推进小学、 中学、 大学有机衔接, 教学、 科研、 实践紧密结合, 学校、 家庭、 社会密切配合, 加强学校之间、 校企之间、 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 机制灵活、 渠道互通、 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这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协调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笔者认为,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目前至少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统筹研究和实践上的协同探索。
  1. 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先导。 当前必须研究并回答的问题是: 如何确立富有时代内涵的科学的人才观, 树立符合教育规律和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多元化的质量观,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全面理解教育公平和入学机会均等, 体现使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理念,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科学选拔人才; 如何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深入理解 《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的全面发展、 人人成才、 多样化人才、 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的观念, 并以此为先导, 将先进的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落实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2. 学校发展与目标定位
  科学定位、 各安其位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目前迫切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是: 如何遵循教育规律, 在正确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实事求是地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 坚持内涵发展、 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 克服同质化倾向; 如何在学校发展目标的确立上, 体现出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层次性和衔接性, 并做到内涵清晰、 表述准确, 避免盲目攀比、 目标趋同; 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为提高教育质量、 拓展优质资源奠定基础、 提供保证; 如何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校园建设, 注重人文积淀, 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综合的育人氛围, 通过长期积累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学风。
  3. 创新型人才培养培
  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学校的根本任务。 目前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是: 如何坚持育人为本, 明晰并确立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规格和要求, 使其符合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 并切实做到相互贯通衔接, 避免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层次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趋同和相应表述上的雷同; 如何探索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体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尊重学生选择权的理念, 避免千校一面、 万人一面; 如何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使之符合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 避免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或盲目拔高, 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何落实 《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的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的要求, 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尝试启发式、 探究式、 讨论式、 参与式等先进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改革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关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的政策建议
  为保证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教育规划纲要》 从加强组织领导和抓好贯彻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协调改革、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的协同探索工作, 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 将贯彻 《教育规划纲要》 精神落到实处。
  1. 更新管理观念, 加强政策研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观念更新和政策研究, 树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大教育观和统筹协调的科学管理观念, 打破不同管理部门的壁垒;通过联合调研、 共同论证等方式, 在有关政策的制定, 尤其是涉及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互关联的重要政策的制定时, 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研究, 从教育全局的层面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 协调、 可持续发展。
  2. 引导学校实践探索, 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指导, 引导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协调改革的探索。 例如, 适当增加投入或调整项目规划, 设立并启动有关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的研究项目, 开展不同层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联合研究; 建立协调改革的实践试点或实验区,鼓励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课程、 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 探索中考、 高考招生的改革试验; 支持学校的改革探索, 尊重学校的首创精神, 不断总结改革经验并适时加以推广。
  3.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协调机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 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协调性和延续性, 引导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加强沟通交流, 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协同进行系统的改革探索。 一是建立有关职能部门 (主要指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基础教育管理部门) 之间的会商制度及相关文件的会签制度, 提高制定相关政策的科学性、 协调性和针对性; 二是推动建立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共同研讨机制, 如召开相关工作研讨会、 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校长论坛等, 促进观点交锋, 相互启发借鉴; 三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在中国教育学会或高等教育学会下成立相应的二级学术团体, 为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相互交流、 协调改革搭建平台。
  笔者相信,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和统筹领导下,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相互协调、共同努力, 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形成合力、 共同探索,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将如期实现。
注释:
① “钱学森之问”, 是指 2005 年 7 月 29 日温家宝总理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 钱老提出的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老去世后, 2009 年 11 月 11 日, 安徽高校的 11 位教授在联名给教育部长和全国教育界发出的公开信中提出: 让我们直面 “钱学森之问”。
② “李约瑟之谜”, 是指著有 《中国科学技术史》 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上个世纪提出的“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 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由此引出一个悖论,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和印刷术, 而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