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英国跨专业创新课程见闻”沙龙活动如期举行,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余毅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在英国留学的见闻和体会。 余老师分析了英国的大学教育与中国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形式、课程团队、课程目标定位及课程教学的主要区别。 英国教育体现出三个模糊:一是大学专业界限模糊,如module(模块)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类似市场里买菜,各取所需;二是年级的界限模糊,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并不一定是同年级的同学,不同年级的同学,只要同修一门课程,就可以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三是学生构成模糊,本专业和非本专业学生可以在同一课堂上课,全职学生也可以跟在职工作人员一起上课,教室里甚至有一些企业老板与大学生同修一门课。 英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目标为:促进知识的交换和整合、激发创新的欲望、掌握创新设计的方法,进而实现教师职责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由教授者转变为设计者,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教学形式多样,有讲座、研讨、个别指导、工作室实践和答辩演示等,课程教学长度为12周。跨专业的教师、跨专业的学生、跨越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人员共同完成课程的教与学。课程开展环节主要包括课程介绍、项目发起、团队组合、小组合作研讨和调查与实践、答辩等等。 余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不仅拓展了老师们教育视野,也让大家知晓了在英国语言学习、社交、礼仪、出行、安全等问题。 教师发展中心
主要观点: 1.提供一个平台融合知识。 2.基于问题的学习。 3.Think Big。 4.Researching is your business,nobody cares you。 5.整合知识激发创新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