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英雄不问出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04浏览次数:6

    35家协同创新中心参加答辩,多所地方和行业院校入选,118位评审专家参评,预计首批认定不超过1/3。

  “知识产权的问题怎么处理?”“聘用科学家时如何处理对原单位人员的冲击?”20分钟内,三位代表,两位来自高校,一位来自企业,共同完成了关于“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的答辩。

  2月27日至28日,“2011协同创新中心”答辩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协同创新中心自组建以来首次接受同台检阅。

  据悉,首批通过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在此范围内产生。被认定的中心将以“国家队”身份进行协同创新,做“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大事,形成若干国家“智库”。

  敞开大门不设门槛,打破名校机会多惯例

  记者注意到,这35家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高校中,南京工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和行业院校跻身其中,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却出人意料地落选。

  “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申报向所有高校敞开大门,不设门槛。

  这被不少没有搭上“211”、“985”快车的高校视作一次发展机遇,但是竞争不过名校的担心也随之而来。

  据教育部科技司提供的数字,“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启动后,共收到167项申请。经过初审,35家协同创新中心进入会议评审。

  “‘2011计划’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这句话,是对初评结果最好的注解。

  “以往,国家有课题,各高校竞争,往往名头大的高校拿到的项目多、课题多。这次不论名头大小、排位高低,只要能在国家急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就是好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

  “真正要做实事的,得自己先搭架子、先掏钱,先把事情做起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说,“现在,我们的重点就是看有没有实实在在地做事。”

  私下打电话没用了,评审让人情无缝可钻

  “我参加过大量评审,这次教育部的做法很值得借鉴。”“2011计划”评审专家、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主任欧阳世翕说。

  作为评审专家,最怕的就是躲不开的“人情”,申报单位总是千方百计地要与评审专家取得联系。这一次,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教育部科技司对以往所有评审办法进行了一次调研,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认定办法。

  按照惯例,各种评审活动的评委通常是5至7人。而记者在答辩现场看到,每场评审专家都在30人上下。“2011计划”建立了6000人的专家库,这次答辩会从中抽取了118位专家,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各占50%。

  “私下打电话没用了,这就保证了专家的独立性。”参加初审的欧阳世翕告诉记者,初审时,175位专家集中在两个大会议室里,由计算机随机配送方案,一人一机,事先所有人都不知道谁来评、评哪份方案。

  在答辩现场,20分钟的提问时间,评审专家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出,听上去相当“较真儿”。

  “搞育种,为什么不和相关技术协同,而是和不同作物品种协同?”“你说有仪器平台,什么平台,哪些仪器,谁用了?”面对评审专家的攻势,有些答辩者被问得直冒汗,深感“评审是动了真格的”。

  打破高校科研“封闭、分散、重复”的现状

  第一天评审结束后,南开大学葛墨林院士用了“兴奋”二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这位70多岁的老院士感到兴奋的,是高校终于有所行动,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美国从基础研究中的一个发现到成为市场上的产品,仅需要6年,而我们往往还停留在写文章的阶段。”葛墨林说,“‘2011计划’切中要害,高校再不整合资源,就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三家成立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平台在清华,理论研究在中科院和北大。要放在以前,大家难免会顾虑,谁请人、谁出钱,现在因为有了这个计划,就可以协同起来做事情,发挥各自的长处。”葛墨林说。

  “2011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高校科研“封闭、分散、重复”的现状,通过协同,集中力量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然而,如果人事、财务、体制方面不突破,就很难真正地协同。

  “体制机制的突破”,是这次答辩会上出现最多的问题。记者看到,虽然目前仍然集中在学校层面,但是不少高校在人员聘用、考核机制、资源共享等方面,在协同创新中心的试验田里已经开始有所突破。按照“2011计划”,通过认定后,高校将进一步得到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

  对于这次进入会议评审的高校,也仅仅是迈上了第一个台阶,接下来还有实地考察等多个环节。据悉,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预计不会超过此次评审的1/3,“宁缺毋滥”是“2011计划”坚持的原则。(《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