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6月4日刊发了“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一文,对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训进行字频分析,结果发现“学”“德”二字频次最高,而“真”字出现12次,处于垫底位置,“爱”字则只出现在一所大学的校训中。
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却不能不引发人的思考。说不出乎意料,是由于数千年来,“德治”是中国的社会治理方式,通过“为学”达到“修己治人”是古代圣贤的主要路径,这种传统在今天的大学里依然发生着作用。而让人深思的是,作为价值追求重要组成部分的“真”与“爱”的频率竟然如此之低。 古今中外,大学首要的追求就是探究真理,从而去解决社会问题。在古代,中国学人延续不辍的价值追求是“士志于道”。关于“道”,古人又把它分为天道与人道,天道即探究自然奥秘,探求、追求真理;人道即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准则,不断探究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正因为此,陶行知将《大学》中的大学之道修改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将大学的归止从忠君之类跃迁为实现人民幸福,完成了传统大学精神向现代大学精神的转换。法国哲学家孔多塞说:“人类精神在解脱了所有这些枷锁、摆脱了偶然性的王国以及人类进步之敌的王国以后,就迈着坚定的步伐在真理、德性和幸福的大道上前进。” 以上均将大学价值指向真理、德性和人民幸福,这绝非偶然。而是由于经过对人类积淀的学术进行反复的选择和认同,这些价值取向代表着现代大学的价值取向。而我们大学校训中“真”与“爱”的弱势,正是眼下中国不少大学尚未真正实现这种精神理念升迁的表现。 求真拒伪,是大学学术增值的生长点,也是品质提升的先决条件。古人的大学之道尚能崇尚“亲民”,有“爱”的学校才能真正大起来,才堪称大学。而眼下一些中国大学将这两点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中国大学品质提升的现实障碍。 大胆追求真理,竭诚服务大众,这才是中国大学所应明确追求的价值取向。(储朝晖) ——《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