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周五上午8:30——10:30,对分课堂沙龙在1310教室圆满举办,来自复旦大学的刘明秋教授,现场精彩的分享,让参会的老师多有收获。
“对分课堂”这一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是由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系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博导)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刘明秋教授在分享中介绍:对分课堂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给予了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理由与动力,同时避免了课堂讲授后立刻提问讨论,学生尚未完全吸收,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
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类似传统课堂,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为学生内化吸收省力。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刘明秋老师利用现场对分的实践,让老师们更好的领会对分的含义,现场讨论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更是把沙龙的气氛推到了高潮。来自大红鹰学院的老师们也应邀全程参加了沙龙,并积极提问咨询,相信这次沙龙会对老师今后的授课有一定启发作用。
活动剪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彩观点
1.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对半切分,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学生中间有一定时间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2.教师对内容框架、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的讲解;中间一周时间,学生阅读课本,对内容吸收、内化,完成作业;学生回到课堂,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
4.要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根本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当前现实环境下,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对分课堂通过释放学生的活力,倒逼教师提高水平,带来学生活力的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5.对分课堂下的新标准:让学生学以致用,相信学生、把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找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