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系列沙龙二:如何申请及评审体会

发布者:付美发布时间:2019-11-08浏览次数:255

精彩观点

1.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支持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2.项目的评审原则: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

3. 立项依据最好能够以项目提出的科学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所阐述的内容。

4. 本项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学术问题、争论点及研究动向和趋势;

要对项目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进展程度、发展趋势、同行研究的新动向等加以阐述,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回答创新性问题。 

既要介绍国外动态,更要介绍国内研究情况。否则评议人会认为申请人对国内研究情况不了解,就可能会以“不了解国内情况”为由,不同意资助该项目。

国内情况应包括申请者自己的研究工作。以使评议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申请人。

5. 注意: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要全面、透彻;对提出的研究目标要合理、适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上述论述对同行专家判定研究的创新性具有重要作用;对文献的综述要有个人的理解、分类和评价,这是同行评阅人判定你对问题的认识是否清晰的依据;论述中引用别人的观点和结论,要将出处标明清楚,使得别人知道哪些是你个人的观点。

6. 本人开展此课题研究的工作基础、工作苗头、选择本课题的思路;

        阐明申请人前期开展的与该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分析前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描述自己的前期工作结果,并说明这些工作结果与解决目前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关系(可提出工作假说/假设);关键性的工作结果可以在文字后附上两个左右的图(最好是图片,其他工作结果可附在后续工作基础中,并注明)

着重阐述选择本项目的思路。

7. 参考文献目录

        文献要有权威性和时效性,参考的文献多数都应该是近3年的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所发表的,若文献较多,最好选用该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

        参考文献不要太多,太多叫评委抓不住重点。也不能太少,太少评委会觉得你不了解现状。一般控制在30-50条左右为宜。

   正确标明引用作者顺序、年、卷、期、页,以免评审专家核查不到此文献时,会对申请者产生“弄虚作假”的误会。

8.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研究内容:是申请书的重中之重。是研究目标的具体体现与分解,是研究题目的细化与解释,阐明了本项目到底要研究什么具体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的论述总结为:有限目标、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力求创新。

研究目标:是项目申请的精髓。即通过研究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其理论意义,学术价值,直接或潜在的应价值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目标的论述总结为:具体、明确、准确、突出科学问题和学术性。

9. 研究内容要适度,突出重点。因此研究内容千万不能太多,要反映问题自身的特点,能够和立项论述相呼应,一般1-3个问题即可,以免因“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或无力完成”而招“枪毙”,特别是青年基金。

10.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写,力求准确。没有填写此项,评议人很难知道申请人是否了解项目涉及研究的难点,以至难以判断申请人完成本项目的可能性。如果难点写得不清楚或者根本不对,评议人也会认为申请人缺乏能力完成本项目。关键问题不要超过三个,问题一多就不关键了!

11. 课题申请中经常出现哪些问题?形式审查不合格(硬伤)、缺乏创新性、参考文献陈旧、

细节上错误较多、标书可读性差、过分渲染、过分依赖合作单位、技术路线设计不合理、缺乏研究基础、涉及研究内容太多。

12申请技巧:提前准备、滚动式申请、留心新技术新方法、注意在工作和科研中发现问题、

平时注重积累、多参加本领域的活动,广泛接触同行专家、写好的标书请专家修改、总结经验完善标书。

活动剪影